0735-2230991

星河资讯

法律星河 | X.H News

手都没摸方向盘,他怎么和驾驶员一起获刑了?

【前言】: 

       众所周知“开车不喝酒,酒后不开车”,如果酒后把车交给别人开,自己就能明哲保身了吗?近日,一男子酒后,坐在副驾驶位上没开车,甚至连方向盘都没摸过一下,却与驾驶位上的兄弟双双获刑!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案情回顾】:     

       近日,某市某路段发现一小车,突然在执勤点前停下,形迹可疑,民警随即上前示意驾驶人下车接受检查。经对驾驶人王某现场呼气式酒精检测,结果为85mg/100ml,涉嫌醉酒驾驶机动车,经进一步核查,王某还属无证驾驶。

       据王某交代,当晚其与朋友陈某外出吃夜宵喝酒,结束后,陈某觉得自己喝多了有点头晕,又不想叫代驾,认为王某没喝多少,还是很清醒,便把车辆交给王某驾驶。陈某则坐在副驾驶位上一起回去,没想到途中被交警查获。

       王某明知自己没有驾驶证而且在饮酒的情况下,仍然驾驶机动车上路,其行为涉嫌危险驾驶罪;车主陈某在明知王某饮酒的情况下,仍将自己的汽车交给王某在道路上驾驶,其行为亦涉嫌危险驾驶罪共同犯罪。目前,两人均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律师说法】:

 

一、我国目前的酒驾和醉驾标准是怎样的?

       (一)血液中酒精含量<20mg/100ml,不构成饮酒驾车行为(不违法);

       (二)血液中酒精含量≥20mg/100ml,为酒后驾驶;

       (三)血液中酒精含量≥80mg/100ml,为醉酒驾驶。

 

二、什么是危险驾驶罪共同犯罪?

       危险驾驶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中新增的罪名,指违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规,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驾,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所谓“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危险驾驶罪作为故意犯罪,也可能存在共同犯罪的情形。例如:

       (一)在饮酒过程中,行为人明知驾驶人必须驾车出行,仍极力劝酒或胁迫、刺激其饮酒,且饮酒后不给其找代驾的。

       (二)行为人明知驾驶人饮酒,教唆、胁迫或命令驾驶人驾驶机动车辆的。

       (三)车辆所有人明知借车人已经醉酒且要求驾驶机动车时,仍将车辆出借给借用人的。

 

三、酒驾、醉驾存在哪些危害?

       (一)触觉能力降低。饮酒后驾车,因酒精麻醉作用,人的手、脚触觉较平时降低,往往无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及方向盘。

       (二)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饮酒后,人对光、声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从而无法正确判断距离和速度。

       (三)视觉障碍。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0.3%,就会导致视力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人已经不具备驾驶能力。如果酒精含量超过0.8%,驾驶人的视野就会缩小。至于醉酒的驾驶人,只能看到一小部分的周围环境。

       (四)易出现疲劳驾驶情况。饮酒后,驾驶人会出现困倦、打瞌睡等情况,这种情况下开车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四、刑法中对醉驾行为如何处罚?

       (一)醉酒驾驶机动车,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处拘役,并处罚金。最高判处6个月拘役。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1、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或者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2、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

       3、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驾驶的;

       4、驾驶载有乘客的营运机动车的;

       5、有严重超员、超载或者超速驾驶,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使用伪造或者变造的机动车牌证等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的;

       6、逃避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或者拒绝、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7、曾因酒后驾驶机动车受过行政处罚或者刑事追究的;

       8、其他可以从重处罚的情形。

       (三)醉酒驾驶机动车,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又构成妨害公务罪等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四)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被告人判处罚金,应当根据被告人的醉酒程度、是否造成实际损害、认罪悔罪态度等情况,确定与主刑相适应的罚金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