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5-2230991

星河资讯

法律星河 | X.H News

是网恋,还是诈骗?

【前言】: 

       在现实生活中,以网络为媒而相识相恋的人比比皆是,网恋成为了人们愿意接受的一种恋爱方式。但因网恋多了一份神秘,许多不法分子打起了网恋的主意。

 

【案情回顾】:     

        2017年2月,王某(年满16周岁)通过微信漂流瓶功能结识李某,在微信聊天中,王某使用网上盗用的他人照片美化后作为个人形象照片,对李某虚构姓名、年龄、就读学校,将自己打造成一名于外国语大学就读的大学生,通过网络聊天与李某建立“恋爱关系”。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王某多次利用虚假身份,并以生活困难、患病为由,让李某为转账钱款共计11.46万元,钱款均用于其个人消费。李某多次要求见面,王某均以各种理由拒绝见面,王某认为李某可能发现其诈骗事实后,便将李某微信删除。

       这时李某才恍悟自己上当受骗,于是报案。2021年1月18日至2022年10月10日,被告人王某及家属共退赔被害人李某损失11万元,被害人李某出具谅解书表示谅解被告人王某的行为。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王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被告人王某实施诈骗行为之初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依法对其从轻处罚。被告人王某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其罪行,系自首,依法对其减轻处罚。被告人王某已退赔被害人损失,并取得被害人谅解,酌情对其从轻处罚。被告人王某自愿认罪认罚,依法对其从宽处理。法院判决被告人王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二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一审宣判后,当事人未上诉,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律师说法】:

 

一、什么是诈骗罪?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一)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二)客观要件: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三)主体要件: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二、结合该案例,如何区别网恋和诈骗?

       该案例是一起典型的“网恋”诈骗案件,被告人打着“网恋”的幌子,隔三岔五以各种名义向被害人索要金钱,并编造身患重病的虚假事实,博得被害人的同情索要钱财,用于其个消费,其客观上具有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被害人认为王某的照片和大学生身份等个人基本情况属实,且自己与其正在恋爱交往中,才向被告人实施了发微信红包和转账的行为,并非自愿赠与。期间,被告人王某以各种理由拒绝见面,说明其并不想与被害人在现实中发展恋爱关系,且在以为自己露馅后,还将李某微信删除。由此可以认定,被告人在不具备偿还能力且经济入不敷出的情况下,编造理由让被害人李某打钱,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其与被害人之间并没有确定正常的恋爱关系,而是利用虚构的情感关系诈骗钱财。

 

三、诈骗罪如何量刑?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四、如何鉴别网恋诈骗?

       “网恋”因带有一定虚拟性,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于实施诈骗等犯罪活动。纵观以往案例,网恋骗子几乎都有以下特点:

       (一)甜言蜜语,能言善辩,有很高的情场技巧。

       (二)骗子不会专注感情,因此给人感觉飘逸不定,若隐若现。

       (三)只发照片,从不视频。

       (四)过于炫耀,夸夸其谈,明显在吸引对方。

       (五)骗钱骗色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表现出急于想和对方在一起,或以各种理由向对方借钱。

       (六)网恋骗子通常会运用以下骗钱伎俩:

       1、以“谈恋爱、结婚需要用钱”为借口骗取钱财,多表现为以给父母送彩礼、见亲友需封红包、摆酒及购买结婚用品需要花费等名义。

       2、以“突发事件急需用钱”为借口骗取钱财,多表现为以家人突然病重、做生意亟需周转资金等名义向被害人“借钱”。

       3、以“特殊身份不能办某事”为借口骗取钱财,多表现为以自己是军人不能办信用卡、自己是外国人不能在中国使用本国信用卡等名义骗取被害人财物。

       在此提醒广大网友,网络交友需谨慎,不要轻信网友打造的“人设”,在网友索取钱款时务必提高警惕,认真核实对方身份,避免掉入“温柔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