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5-2230991

星河资讯

法律星河 | X.H News

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吗?

【前言】: 

       虚拟财产作为数字化、非物化的财产形式,一般不能在现实中流通使用,只有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转换成现实财产。那么,像网络账号、虚拟货币、游戏装备……这些看得见但摸不着的虚拟财产是否受到法律保护呢?

 
【案情回顾】:     

 案例一:

       胡某因急需用钱,通过网络以7500元的价格将自己的“梦幻西游”游戏账号卖给了谢某。之后,胡某在谢某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手机身份验证将游戏账号进行了“找回”。

       谢某发现后通过微信等方式,多次要求胡某退款。但胡某既不退还游戏账号,也不退还售卖款。谢某随后报警,胡某见势不妙主动投案,退还了游戏账号,并取得谢某谅解。

       公诉机关以涉嫌盗窃罪提起公诉。法院审理认为,胡某的行为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且数额较大,已构成盗窃罪。综合其犯罪事实、犯罪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等规定判处胡某拘役五个月、缓刑八个月,并处罚金五千元。

 

案例二:

       深圳的刘大妈,在数字钱包里储存了价值100万人民币的“泰达币”。由于数字钱包与传统钱包有很大区别,刘大妈在技术操作上,有一定的障碍。

       一次,刘大妈委托张某帮她登录数字钱包。张某一时起了贪念,将数字钱包的密钥复制了下来,并趁刘大妈不备,登录数字钱包转走了刘大妈钱包内价值100万的“泰达币”。事后,刘大妈及时报警,公安民警以涉嫌盗窃罪将张某抓捕归案。

 

【律师说法】:

 

1、虚拟财产是否受法律保护?

       虚拟财产一般指网络虚拟财产,是虚拟的网络本身以及存在于网络上的、具有财产性的电磁记录,是一种能为人所支配的具有价值的权利,是财产在网络虚拟空间的表现形式,也是一种能够用现有的度量标准度量其价值的数字化新型财产。

       《民法典》第127条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这意味着公民的网络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公民有权维护个人的虚拟财产。

 

2、虚拟财产包括哪些?

       虚拟财产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网络游戏中的网络虚拟财产,包括网络游戏中的账号ID及积累的“货币”“装备”“宠物”等;    

       二、虚拟社区中的网络虚拟财产,包括网络虚拟社区中的帐号、货币、积分、用户级别;    

       三、其他存于网络的虚拟财产,包括OICQ号码、电子信箱及其他网络虚拟财产等。

 

3、窃取他人虚拟财产,会有什么后果?

        盗窃虚拟财产,若是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则有可能会构成盗窃罪。我国《刑法》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网络虚拟财产属于个人合法财产的一种,是所有人在网络上,通过支付真实货币给运营商后,得到的等值游戏货币或者网上服务的行为,账号或装备的所有人享有实际的支配权,包括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所有人可通过交换、拍卖等方式获得现实收益。若是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他人虚拟财产,该行为明显侵犯了用户在现实生活中受法律保护的财产权利,构成盗窃罪,完全可以适用盗窃罪法条对其定罪处罚。

 

4、网络虚拟财产是否可以被继承?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规定,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网络虚拟财产作为一种新兴财产,也属于个人合法财产,且逐渐成为现代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虚拟财产不仅具有财产的一般价值属性,更具有精神价值。虚拟财产可继承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妥善维护继承人的继承权利,因此可以被继承。

       但应当注意,适用继承规则要区分网络数字财产和网络服务。只有与数据平台明确可分、有自己独立的使用价值且可以导出或者转换的,如电子邮件数据、游戏角色装备、虚拟货币等属于公民合法的个人财产,才可以继承。若是基于接受网络服务商提供的服务而形成的数据,一般不属于个人合法财产,则无法继承。

 

5、虚拟财产受到侵害,应如何处理?

       一、第一时间联系客服。如果虚拟财产受到侵害,一定要第一时间联系客服,冻结账户并尝试找回,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二、注意收集保存证据。如果虚拟财产被盗、被骗,要注意收集保存证据。

       三、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将结合实际情况受理并展开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