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5-2230991

星河资讯

法律星河 | X.H News

在他人借条上签名,未注明是否属于共同借款人,是否应当承担还款责任?

【前言】: 

    “担保”能对债务人履行债务起到督促作用,能进一步保障债权的实现。但“担保”也有“保质期”,法律上称为“保证期间”,“保证期间”一旦经过,对债权人来说将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案情回顾】:     

       李某系小明的亲戚,因资金周转需要,李某找到小明让其帮忙借点钱,小明了解到好朋友小帅有钱,于是带着李某来到小帅家中借款。经过沟通后,小帅愿意出借现金220000元,并当场交付给李某,同时小帅对借款利息做了口头约定。

       出具借条的时候,小明在借条上借款人李某签名处正下方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之后李某只偿还了利息,剩余本金未偿还,小帅多次催讨未果,于是将二人诉至法院,要求小明和李某共同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

庭审中,双方对借款的数额及经过均无异议,但小明抗辩其不是实际借款人,当初是应小帅的要求才在借条上签的字,就算签字也是作为中间人或者是担保人签的。如果作为担保人在借条上签字也已超过担保期限,其无理由承担还款责任。

       经审理,最终法院认定小明与李某为共同借款人,判决被告小明与李某共同偿还原告小帅借款本金220000元及利息。一审判决作出后,小明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法院经审理后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律师说法】:

 

一、该案中,如何分析小明是中间人还是共同借款人?

       小明和李某共同向小帅出具了案涉220000元的借条,且小明在李某签名处正下方签名,表明双方具有共同向小帅借款的意思表示,小明、李某为案涉借款的共同借款人,对案涉借款负有共同偿还义务。鉴于两人为案涉借款的共同借款人,借条对款项的交付对象未作明确约定,在小明在场的情况下,小帅将案涉的220000元借款交付给李某,应视为对小明、李某的交付。因此,本案中小明系李某的共同借款人。

 

二、对于此类债权凭证签名不规范的情况,通常如何认定?

       在民间借贷交易中,借条、欠条等债权凭证作为借贷的重要证据,人们可能出于多种目的在借条、欠条上签名,比如作为借款人、保证人或见证人的身份。但因借贷双方主体法律意识不强、生活经验不足等原因,导致在债权凭证上签名时存在不规范的特征,最终引发纠纷。

       司法实践中,在借款人落款处签名的,认定为借款人。需注意的是,在借款人签名的同一行的后面签名,或者正下方签名的,根据一般的商业习惯,可以认定为共同借款人。对借款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在落款处应注明保证人字样,否则在没有其他证据证明的情况下,其不承担保证责任。在借条上离借款人签名处较远的空白处签名,一般认定为见证人,不承担还款责任。但为了稳妥起见,以见证人身份在借条上签名时最好注明见证人身份,否则极有可能被认定为是共同借款人,需承担还款责任。

 

三、债权凭证签名时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债权凭证签名时需要注意的核心问题是确保签名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以避免潜在的法律纠纷。‌

       (一)要‌明确签名的具体身份‌,如借款人、担保人、见证人等。不同的身份在法律上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例如,借款人和担保人的责任截然不同,借款人需承担还款责任,而担保人仅在借款人无法偿还时承担责任。

       (二)要‌注意签名的位置和内容,确保签名前有明确的身份标注。例如,在“借款人”处签名即表示同意承担还款责任,而在“担保人”处签名则表示愿意在借款人无法偿还时承担责任。

       (三)要‌了解签名的法律后果,确保自己能够承担相应的责任。例如,作为担保人签名时,需明确是否为连带责任保证或一般保证,这直接关系到在何种情况下需承担责任。

       (四)‌避免签名被误解或误导,尤其是在打印的债权凭证上签名时,需仔细核对内容,确保内容无误后再签名。如果签名后发现内容有误,可能会被视为默认接受相关条款,从而引发法律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