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完彩礼却被对方拉黑,做了“单身狗”不做“冤大头”!
【前言】:
彩礼,是现实生活中男女双方缔结婚姻时的习俗,长期以来它在婚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彩礼大多是金钱和贵重物品,如果彩礼在婚前给付后,双方最终未能缔结婚姻关系,而因彩礼问题引发的纠纷,该如何处理呢?
【案情回顾】:
吕某与王某通过“MOMO”聊天认识,后在相互往来中确定了婚恋关系。在婚恋中,王某请了龚某东为婚约介绍人。随后,王某向吕某提出要按地方习俗订婚,吕某为成就该婚姻,便同意了王某的要求。两人订婚时,吕某按地方习俗给王某订婚彩礼12000元。王某自收到吕某订婚彩礼之后,便一反常态,对吕某的电话不接、微信不回。
一个月后,王某索性外出浙江,且将吕某电话拉黑。至此,双方中止了任何往来。三个月后的一天,吕某在路上无意中遇到了王某,吕某要求王某返还彩礼12000元,但王某以要司法部门来解决为由而拒绝返还彩礼。
吕某将王某诉至法院,要求王某返还彩礼。法院查明,吕某按地方习俗通过介绍人龚某东转交给被告王某礼金12000元,有证人即吕某所在村委副书记刘某栋、介绍人龚某东到庭证实,相互印证,后判令王某返还吕某彩礼12000元。
【律师说法】:
李 丽 律师
执业范围和经验:交通事故、婚姻家庭、公司法务、破产重整与清算等领域的法律服务。
1、彩礼已经给付对方,还能要求返还吗?
彩礼的给付是当事人依据本地风俗习惯,基于结婚之目的而为的一种民事给付行为。该行为与通常的赠与不同,其是为了促成婚约的履行、实现结婚之目的而成立的一种附条件的民事行为。当结婚目的不能实现即解除婚约时,一方无权要求对方履行与其结婚之“义务”,而接受财物一方也因此丧失了占有婚约财产的合法依据。如本案例中,女方取得婚约财产的行为构成不当得利,应当予以返还。
2、“彩礼”与“借婚姻索取财物”、“包办、买卖婚姻”有什么区别?
我们在此提到的彩礼问题,是一种民间习俗,这种习俗虽然不值得提倡,但尚未被法律明文禁止。因此,彩礼问题不具有违法性。纠纷发生后,人民法院要依法进行审理,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要予以保护。借婚姻索取财物和包办买卖婚姻则不同,它们是一种违法行为,一旦被发现或者被查证属实,有过错一方的当事人,其权益将得不到保障。
《民法典》第1042条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由此可见,包办、买卖婚姻及借婚姻索取财物等行为都是被法律所禁止的,应当受到依法打击和处理。
然而实践中,彩礼与借婚姻索取财物,两者并非泾渭分明,可能存在混淆或交织。彩礼有时候会成为包办、买卖婚姻或者借婚姻关系索取财物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彩礼的性质出现了这种特征,那就不再是一种民间风俗,而是触犯法律的行为。
3、现实生活中,出现哪些情况能要求返还彩礼?返还比例如何考量?
按照风俗习惯,在很多地区,一般会在这两种情况下要求对方返还彩礼:一是接收彩礼的一方悔婚,一般会要求全部返还所有彩礼和其他物品;二是男方和女方同时悔婚,经双方协议,对彩礼进行一定比例返还。
从法律角度看,返还彩礼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不论双方谁提供的彩礼,都应当受到同等的法律保护;
2、由于某方的过错导致结婚不能时,在彩礼返还上,要考虑过错方的责任问题;
3、要根据提供彩礼方的经济情况,提供彩礼的动机和接受彩礼方的经济状况、索要彩礼动机等因素来综合考虑。
确定彩礼返还时,要根据已给付彩礼的实际使用情况,考虑到双方是否为筹办婚事支付了必要的费用或者是否已经在实际共同生活中发生了必要的消耗等,在此基础上予以适当返还。
4、如果一方要起诉返还彩礼,谁作为原告,谁作为被告?
在实际生活中,彩礼的给付人和接受人并非仅限于男女双方,还可能包括男女双方的父母和亲属,这些人都可成为返还彩礼诉讼的当事人。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儿女的婚姻被认为是终身大事,一般由父母一手操办,送彩礼也大都由父母代送,且多为家庭共有财产。而在诉讼中大多数也是由当事人本人或者父母起诉,法院对此也是支持的,这样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公民的财产权利,也符合社会生活实际。
因此,对于被告的确定问题也应作一体处理,诉讼方通常把对方当事人的父母列为共同被告,要求他们承担连带责任。一般习俗是父母送彩礼,也是父母代收彩礼,故将对方当事人父母列为共同被告更为合适。
5、如果双方离婚,一方要求返还彩礼的,法律上支持吗?
当事人在离婚时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法院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双方共同生活的时间、彩礼数额、彩礼用途、是否生育子女,并结合当地风俗习惯等因素,酌情确定是否返还以及返还的具体数额,以妥善平衡各方当事人的利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6、在哪些情况下,彩礼可以不予返还?
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一方请求对方返还彩礼的,一般不予支持:
1、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两年以上。
2、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虽不满两年,但生育子女的。
3、所接受的彩礼确已用于共同生活的。对于“确已”用于共同生活,这一点,要求接受彩礼的一方,要提供确实充分的证据加以证实,避免依此为借口拒绝返还彩礼。
【星河小提示】:
彩礼问题一直都是大家争议的一个话题,有人认为两个人既然相爱不应该在意彩礼的问题,也有人认为彩礼是缔结婚姻的基本诚意和条件。彩礼虽然是一种流传已久的习俗,但是缘聚缘散最重要的还是基于两人的感情,至于彩礼,需要大家理性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