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孩子用母亲账户扫共享电单车,酿祸后谁来担责?
发布时间:2024-10-14浏览次数:591

【前言】: 

        一扫即取,便利出行,共享单车成为了不少市民出行的选择。但当骑行账户出借给未成年人,这份看似轻松的便利,就可能在转瞬间变为潜伏的危机。

 

【案情回顾】:     

       2022年5月29日,刚年满14周岁的小郑使用母亲黄某的账户扫码租赁使用共享电单车骑行上路,不料撞到骑行电动车的熊某,造成熊某受伤。

       事故发生后,熊某随即被送往医院救治。该事故经交警大队认定,小郑负全部责任,熊某无责任。后熊某伤情被鉴定为十级伤残。因索赔未果,熊某将小郑诉至法院,要求小郑及其父母、共享电单车的出租公司和保险公司共同赔偿其损失。

       出租公司和保险公司认为,用户首次使用App或小程序时需要注册验证,与平台线上签订《共享电单车用户租赁服务协议》,协议明确约定账号仅限用户本人使用不能出借,用户应为16周岁以上且身体健康的人士等,这些条款均以加粗形式进行特别提醒。小郑未满16周岁,不符合电动车骑行年龄,其是借用母亲黄某账户扫码租赁,因此小郑不是合法的驾驶人也不是被保险人,出租公司和保险公司对事故发生没有过错,不负赔偿责任。

       最后,法院判决小郑父母赔偿熊某经济损失187017.83元,驳回熊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律师说法】:

 

一、该案中,电单车出租公司为何不用承担赔偿责任?

       电单车用户在平台选择使用“微信用户一键登录”前,需勾选”已阅读并同意《法律条款及隐私政策》”。《法律条款及隐私政策》包含《电单车用户服务协议》,《电单车用户服务协议》又包含《共享电单车租赁服务协议》,而《共享电单车租赁服务协议》中对“用户应已具备相适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即用户应为16周岁以上且身体健康的人士)和骑行能力”“用户账户仅限用户本人使用”等注意条款均作了加粗标注。首次使用“扫码骑车”时还需验证身份证信息,小郑在事故发生时不满足骑行电单车的法定年龄条件,无法解锁车辆,才使用其母亲账号解锁车辆骑行。   

       因此,出租公司已将相关事项对租车人履行了明确告知义务,对防止不具备电单车骑行资格的人骑行共享电单车采取了必要的措施。熊某未有证据证明出租公司对事故发生具有过错,故其要求出租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不予支持。

 

二、为何保险公司也不用担责?

       保险公司承保的共享电单车意外伤害保险及第三者责任险,投保人为平台并非用户,且小郑系借用他人账户解锁使用,非用户本人,不是被保险人,故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

 

三、共享电单车的用户账号能否随意出借?

       共享电单车用户可以通过扫码开锁,循环共享。在共享电单车使用过程中,用户亦应注意到其使用的账号属于个人所有,具有排他性,不能随意出借。用户在使用共享电单车时,需要注册验证并线上签订《共享电单车用户租赁服务协议》,该协议明确约定账号仅限用户本人使用,不能出借。

       如同本案中,未成年人借用成年人的账号骑行共享电单车并发生事故,相关责任应由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承担。此外,共享电单车平台和保险公司通常不对借用他人账号骑行的行为承担责任,因为平台已对相关事项履行了明确告知义务,并采取了必要的措施防止不具备骑行资格的人使用共享电单车。‌

       因此,在他人要求借用账号时,特别是不满足骑行条件的人员,用户应明确拒绝,否则不仅增加了交通隐患,亦给自己带来了法律风险。

 

©2022-2023 湖南星河律师事务所 All Right Reserved.